跳到主要內容

乖乖隆的冬 企業網站可以長成這樣? skittles與Web 2.0連結做了新的詮釋


這會不會是未來企業入口網站型式的典範?

用寫的還真難形容,各位看倌請自行前往skittlles.com參觀,再服用本文才會理解我在說什麼。

skittles 在這個月2號launch了新的企業入口網站,完全顛覆過去對品牌網站的形式。與時下最流行的social media合作,包括《twitter》,《facebook》,《Youtube》,《Flickr》等

入口變形成了一個小的裝置(gadget)在左上角,「首頁Home」成了維基百科,「影片Videos」是Youtube,「照片Pics」是flickr,「閒聊Chatter」是twitter,「朋友Friends」則是Facebook。這幾個都是各立山頭的翹楚,現在全都被整合到這個小裝置裡,讓入口(portal)不再只是單向產品介紹或活動詢息告知,更多的是與網友真槍實彈的面對面溝通,沒有過人膽識或對產品有充分的自信,直接將網友請到家裡來全民開講,不得不佩服這招出得又高又險啊!

放眼望去碎碎唸(twitter)的內容,如排山倒海而來,流量的確很大,幾乎每分鍾都會湧入新的訊息,但像樣的話還真不多見,多是一堆碎碎唸跟沒營養的留言,反而將真的想說什麼的人的話,就像寫在灘上的真情告白一樣,浪一來就被推後,消失的無影無蹤,我想品牌經理BM這時候狂喜也狂憂吧

正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就像刀的雙刃。喜的是新興的social media成長速度驚人,溝通成本低,而且可以快速即時的收到消費者第一手的聲音,也能夠快速回應;或是藉助現成的機制省去自行開發的成本。成立俱樂部用Facebook、消費者回饋用twitter、影片分享用Youtube,多省事啊,而且更符合新時代互動的網路精神。事實上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運用這些工具跟消費者溝通(註),而且也讓品牌跟年輕族群更接近。Youtube這個成立才四年的公司,每個月正以350萬人的速度在增加中,在Youtube上搜尋的頻次已經是全球第二,僅次於Google,而且用畫面說話比用文字更容易被接受。之前也不乏大企業運用Youtube快速傳播影片的例子,不管是企業自己或是好心的網友post上去,這樣的媒體預算0元。只要你的影片夠吸引人,這些收視群可都是自己找上門來的,多好。

大家都想利用這些工具,但就因為網路是開放的,你不知道也不能控制網友會說什麼,如果放任不管會不會對品牌造成傷害? 未蒙其利而先受其害,我想這就是BM最大的憂。Social Media在行銷上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吃重,已經是個不可擋也免不了的趨勢,就像金融海嘯一樣,還好的是它不那麼令人討厭,即然不然改變這個事實就只能面對並善用它。

skittles會不會因為上線後所面臨的"亂象"而修正,值得觀察。最後附上一部skittles很有趣的一部廣告片,以Touch the rainbow延生出的主題。片中的主角具有如X Man般的特異功能,只要他碰過的任何東西,釘書機、電話、桌子甚至人,都會變成skittles,所以不能擁抱自己的寶寶,而上午跟他握手的人,也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 註:有些企業已經開始運用twitter回答消費者的問題,我之前提的《Dairy Queen》或《i/denti/tee》都有這樣的機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這句話要能成立,有一個很關鍵的核心概念,那就是「你的產品不適合所有人」,聽起來像廢話,卻是許多行銷人忽略或是不願面對的事實。這句話反過來說「只有一部分人對你的產品感興趣」,應該就更能體會。  就像你賣檸檬,明明酸得要死,有客人問你「這檸檬會不會很酸?」,又例如被嫌:車子很小、便當吃不飽、東西很貴...,你會回答一個討好客人的答案,避開普遍認知的“缺點”,以為半夜吹口哨就可以壯膽,矇混過關,天下哪有那麼簡單的事。面對這樣的處境,你怎麼辦? 

演算法告訴你,旅遊不需要花大錢,就能看到一樣的風景

想像一下,如果你住台北,起心動念想要出國旅遊,最近才在網路上搜尋日本京都。然後就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則針對你需求的動態廣告影片,一邊是京都的西本願寺;一邊是台北的西本願寺(沒錯,在西門町就有一個日治時代的西本願寺),上面寫著「搭飛機到京都 台幣9000元;搭捷運只要台幣25元」,看到這兒,你會不會有一點動心? 「如果搭火車旅遊,體驗同樣美景只需台幣660元,為什麼要花冤枉錢搭飛機?」。這就是《 德國鐵路 Deutsche Bahn 》推廣「搭火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核心概念。 概念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要產生說服力而且讓消費者行動,可就需要功力了。因為如果你以為只用傳統的行銷模式,拍一支美美的旅遊廣告、堆砌華麗的辭藻,然後片尾打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slogan,在電視上強力放送就能讓消費者沒有抵抗力的跟著你走,從出國旅遊改成留在國內,停留在這種層次的溝通,其結果恐怕感動不了幾個人。 有時候不是你不想留在國內玩,只是你忘了在地的美好

只會討好消費者還不夠,現在開始,做個有態度的品牌

看到標題你可能會有疑問「品牌又不是人,怎麼會有“態度”?」。要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你認識在網路上賣 家電團購的486 嗎?在2019年九月,他在臉書粉絲頁上Po了一則貼文(如下圖),大意是:  有人攻擊他賣韓貨又炫富,他不但不道歉、示弱、求原諒,反而火力全開地反擊說「你們這群白癡弱智,我不只賣韓貨,還賣美、德、日、台、中國貨,不爽喔?我什麼都賣就是不賣台灣不賣良心」。然後,再繼續加碼「我還不止沛納海、勞力士,搭飛機都搭商務艙,你們搭過嗎?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