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Take a Benylin Day-教你如何請病假, 另一種Total Solution


英勇的台灣同胞,總是不戰到最後關頭,不輕言請病假,即使嗑到胸痛,燒成豬頭還是要死守一畝田,最好還帶著兩串鼻水結成凍掛在唇上,用濃濃的鼻音,沙啞有痰的聲音跟老闆討論業績,才算死而後已,沒有白領薪水,因為實在不知如何開口跟公司請病假。

現在有一家感冒藥廠商《Benylin 》(Johnson & Johnson) 做了一個網站 Take a Benylin Day 教大家如何請病假。

這網站有個 How to Call in Sick 的網頁,教大家三個小撇步:

  1. 找個四下無人的地方打電話 Find a quite place to make the phone call
  2. 不要用e-mail請假,請打電話 Call your boss - don't use e-mail
  3. 請假要切中要點,言簡意賅 Keep the message short and to the point

另外配合職場的現況,列出三種不同的老闆類型(The Formal / Familiar / Casual Boss)分別各該說什麼內容來請假的範例,最後怕你說不出口,還來個語音示範教學,打電話時什麼時候該停頓,何時該咳兩聲... ,一切真人發音。


我認真的進去看了一下,我倒覺得這網站很有Total Solution的精神,為「以消費者為中心」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她一切的設計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跟一般企業網站的精神不太一樣,不是在標榜我的藥有多好多好的成份,感冒有什麼症狀的 FAQ等等,反而是模擬消費者,當你覺得感冒了,這時候你該請假還是上班(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那些症狀你可能真的感冒了?再提供你該如何請假的方法,讓你不會尷尬,同時還附上其它國家請病假的狀況;如果怕待在家無聊沒事做?還提供一些如數獨,連連看等的小遊戲,幫你排解無聊的時光;以及如何讓你感覺好些的小偏方(網友當然也可以上網Post 家鄉的小偏方),甚至還有你家附近還有誰也生病了的服務(See Who else is sick in your area 其實就是輸入郵遞區號,顯示當區感冒流行的程度,以Low/ High等來表示),Take a Benylin Day 就是這樣提供了一整套感冒的Total Solution。

如果光是一個網站,說實話有幾個人真的會因為這樣就改變以前請病假的態度?又有誰會真的裝病,然後按網路教的話術,忠於原味的唸給主管聽,開心的窩在家裡大打電動看DVD?

其實這公司行銷的概念是,透過新觀念的推廣:「帶病上陣不但執行力很低,而且還會傳染給別的同事,一點都不是英雄的行為,不值得鼓勵」。生病了,就該待在家裡好好休養,為了可以走更遠的路 - 所以Take a Benylin Day (還做了一首 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 之歌)這是一整個有計劃的Campaign,網站/ TVC/ Radio/ Poster...,還引起許多媒體的報導跟注意,因為幫你請假這樣的話題容易引起注意,達成病毒行銷的目的,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是一種“究甘心”的感覺,有一種替我發聲,站在我這邊的好感,藉此提昇對此品牌的認同,搞不好以後請病假,會變成說:「I'd like to Take a Benylin Day」。不過如果你是老闆,可能就會很痛恨這家公司吧!

想瞭解更多該Campaign的資料,可看下面的影片

留言

  1. 以前我去一家公司實習,一個員工抱病上班,我跟在老闆旁邊,老闆表面上跟他問好,私底下跟我說生病不請假,效率變差,公司還要付一樣的錢,還不如請假別來!還有一次他在我面前把別人寄來的聖誕卡片撕了!當時還是學生的我,真的很震撼!社會很現實!!殘忍!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這句話要能成立,有一個很關鍵的核心概念,那就是「你的產品不適合所有人」,聽起來像廢話,卻是許多行銷人忽略或是不願面對的事實。這句話反過來說「只有一部分人對你的產品感興趣」,應該就更能體會。  就像你賣檸檬,明明酸得要死,有客人問你「這檸檬會不會很酸?」,又例如被嫌:車子很小、便當吃不飽、東西很貴...,你會回答一個討好客人的答案,避開普遍認知的“缺點”,以為半夜吹口哨就可以壯膽,矇混過關,天下哪有那麼簡單的事。面對這樣的處境,你怎麼辦? 

演算法告訴你,旅遊不需要花大錢,就能看到一樣的風景

想像一下,如果你住台北,起心動念想要出國旅遊,最近才在網路上搜尋日本京都。然後就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則針對你需求的動態廣告影片,一邊是京都的西本願寺;一邊是台北的西本願寺(沒錯,在西門町就有一個日治時代的西本願寺),上面寫著「搭飛機到京都 台幣9000元;搭捷運只要台幣25元」,看到這兒,你會不會有一點動心? 「如果搭火車旅遊,體驗同樣美景只需台幣660元,為什麼要花冤枉錢搭飛機?」。這就是《 德國鐵路 Deutsche Bahn 》推廣「搭火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核心概念。 概念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要產生說服力而且讓消費者行動,可就需要功力了。因為如果你以為只用傳統的行銷模式,拍一支美美的旅遊廣告、堆砌華麗的辭藻,然後片尾打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slogan,在電視上強力放送就能讓消費者沒有抵抗力的跟著你走,從出國旅遊改成留在國內,停留在這種層次的溝通,其結果恐怕感動不了幾個人。 有時候不是你不想留在國內玩,只是你忘了在地的美好

只會討好消費者還不夠,現在開始,做個有態度的品牌

看到標題你可能會有疑問「品牌又不是人,怎麼會有“態度”?」。要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你認識在網路上賣 家電團購的486 嗎?在2019年九月,他在臉書粉絲頁上Po了一則貼文(如下圖),大意是:  有人攻擊他賣韓貨又炫富,他不但不道歉、示弱、求原諒,反而火力全開地反擊說「你們這群白癡弱智,我不只賣韓貨,還賣美、德、日、台、中國貨,不爽喔?我什麼都賣就是不賣台灣不賣良心」。然後,再繼續加碼「我還不止沛納海、勞力士,搭飛機都搭商務艙,你們搭過嗎?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