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想看的電影Coraline第十四道門,行銷真有一套


這部電影先吸引我注意是它的行銷方式,後來Google到一位看過此片網友的介紹(預告片如下),決定在台上映時一定要去IMAX瞧瞧(預計8/28上映)

劇情簡介
小女孩卡洛琳(達珂塔芬妮飾)在只有13間房間的新屋裡,意外發現了第14道門,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卡洛琳進入此門,就此闖入一個奇異的世界!



這部由Laika Studios所拍攝,史上首部3D的逐格動畫片(stop-motion animated),要行銷這樣一部影片,Agency一改以往的行銷方式,運用跟影片相關的要素-人偶、鑰匙、鈕釦(因為在另一個世界人的眼睛是鈕釦)等,設計了一個3階段的campaign。第一階段透過次文化,運用部落格在網上點燃好奇之火,意圖引起觀眾的注意

他們用手工做了50個跟影片內容相關但各自不同的盒子(下圖),這些盒子內裝了取材自影片中人物的配件、佈景、工具...。然後挑選網路上對這部片子極感興趣,或是作者或演員的粉絲、手工藝、動畫迷的部落客,將這些盒子寄給他們。在這盒子裡,還附了一把帶有密碼的鑰匙,用這組密碼可以解開官網上獨家的影片。同時製作300個鈕釦盒(如下下圖)分送給部落客。

你想想,如果是你收到這樣一個獨一無二精心製作純手工的盒子,是不是馬上大張旗鼓,拍成影片、照片甚至po上密碼,再寫一堆驚喜的讚美文,以召告天下呢! 就這樣這些雀屏中選部落客的粉絲門,也隨之起舞在網上buzz了起來。這一個首發的活動,替後續2,3階段打下好的基礎





第二階段目的在吸引大量網友上官網以瞭解更多影片的細節。他們開始在實體世界做宣傳,導引消費者進到官網去查看。首先,製做了數千把長柄萬能鑰匙(skeleton key),柄上是一顆四孔的鈕釦,這就是片中主角用來開啟第十四道門的鑰匙。行銷公司將這些鑰匙分送到全美10個城市去並附上海報及官網上看短片的密碼(下圖)。



另外在戶外製作一些大型主角看板跟影片(下圖),有部份還可以互動,讓路人在螢幕前把自己的眼睛的圖像也換成鈕釦(下圖一)




與Nike合作生產了3000雙球鞋-Coraline Dunks(下圖)送給影迷,只要上官網看影片取得隱藏的密碼,就有機會得到這雙限量版的鞋子,這鞋上也加了一個跟本片有關的鈕釦


以上這些限量的東西,不但引起話題,也因為稀有性,有些網友直接po上ebay拍賣


第三階段則進入到傳統電影行銷的方式-大眾傳播。有Trailer(本文最上方的影片) / 線上Banner廣告兩個滿有趣的Banner / 原作者解說的影片 / 戶外廣告(下圖) / 平面廣告(下下圖) / 社交媒體Social Media的運用(以片中一位角色Bobinsky為名的一個blog)以一個虛擬人物的口氣,討論跟本片有關的話題,這個idea還蠻妙的。Coraline專屬的youtube 頻道
電話亭廣告
戶外廣告
報紙
報紙

電影是一種非常適合實體與虛擬結合行銷的產業,Coraline則做了一個如何善用資源最好的示範,這個案例值得參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這句話要能成立,有一個很關鍵的核心概念,那就是「你的產品不適合所有人」,聽起來像廢話,卻是許多行銷人忽略或是不願面對的事實。這句話反過來說「只有一部分人對你的產品感興趣」,應該就更能體會。  就像你賣檸檬,明明酸得要死,有客人問你「這檸檬會不會很酸?」,又例如被嫌:車子很小、便當吃不飽、東西很貴...,你會回答一個討好客人的答案,避開普遍認知的“缺點”,以為半夜吹口哨就可以壯膽,矇混過關,天下哪有那麼簡單的事。面對這樣的處境,你怎麼辦? 

演算法告訴你,旅遊不需要花大錢,就能看到一樣的風景

想像一下,如果你住台北,起心動念想要出國旅遊,最近才在網路上搜尋日本京都。然後就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則針對你需求的動態廣告影片,一邊是京都的西本願寺;一邊是台北的西本願寺(沒錯,在西門町就有一個日治時代的西本願寺),上面寫著「搭飛機到京都 台幣9000元;搭捷運只要台幣25元」,看到這兒,你會不會有一點動心? 「如果搭火車旅遊,體驗同樣美景只需台幣660元,為什麼要花冤枉錢搭飛機?」。這就是《 德國鐵路 Deutsche Bahn 》推廣「搭火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核心概念。 概念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要產生說服力而且讓消費者行動,可就需要功力了。因為如果你以為只用傳統的行銷模式,拍一支美美的旅遊廣告、堆砌華麗的辭藻,然後片尾打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slogan,在電視上強力放送就能讓消費者沒有抵抗力的跟著你走,從出國旅遊改成留在國內,停留在這種層次的溝通,其結果恐怕感動不了幾個人。 有時候不是你不想留在國內玩,只是你忘了在地的美好

只會討好消費者還不夠,現在開始,做個有態度的品牌

看到標題你可能會有疑問「品牌又不是人,怎麼會有“態度”?」。要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你認識在網路上賣 家電團購的486 嗎?在2019年九月,他在臉書粉絲頁上Po了一則貼文(如下圖),大意是:  有人攻擊他賣韓貨又炫富,他不但不道歉、示弱、求原諒,反而火力全開地反擊說「你們這群白癡弱智,我不只賣韓貨,還賣美、德、日、台、中國貨,不爽喔?我什麼都賣就是不賣台灣不賣良心」。然後,再繼續加碼「我還不止沛納海、勞力士,搭飛機都搭商務艙,你們搭過嗎?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