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gettyimages
◎這是常在我網誌中出現,遠渡重洋嫁給老美的小姨子寫的一篇好文章,分享給大家。
作者:Yaoyao Wei
也許是因為年紀越來越大,也許是因為平日子女不在身邊,每次回台灣陪父母過年,如何處理後事是母親必聊的話題。住在鄉下,死亡仍以守舊的方式進行。請師公引渡亡靈,代客哭喪的孝女白瓊,坐在發財車上沿街放送悲傷。中式鑼鼓陣,西式鼓號樂隊,一群穿著俗艷制服的男女吹吹打打,為亡靈開道。尾隨在後的是披麻帶孝的家屬,捧著黑色相框中的死者遊街道別,儼然是入土前最後一場變調的嘉年華。
母親每次看到行經門前的隊伍,總會這麼說:「千拜託萬拜託,哪天我死了,絕對不可以把我弄成這樣。」近幾年,她化被動為主動,提前為將來沒有心跳與呼吸的軀殼決定回歸的方式。一開始說要火葬,然後把骨灰撒在她跟父親每天早上健行運動的獅頭山。沒多久又改口說要樹葬,每年的忌日,我們就去幫她澆澆水,跟她說說話。去年過年她再度改變心意,說是看了一篇報導才知道很多醫學院畢業的學生連插管都不會,因為沒有實體(或者該說屍體)可以練習,所以她決定將遺體捐給慈濟大學醫學系,當作醫學院學生的大體老師。
吃完年夜飯,這個話題的熱度顯然還沒退去,她很認真對我說:「妳幫我上網查査,要辦哪些手續才能捐贈遺體。記住,這件事一定要照我的意思做。」忽然她好像想起什麼似的,轉頭對坐在身旁、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有的父親說:「你覺得這樣好嗎?」一向不善表達的父親出乎意料用帶著江浙腔的台語說:「我會嘸甘哪。」母親想都沒想,一句台語「你臭屁!」頂了回去。我拿起遙控器調高電視音量,希望無聊搞笑的農曆春節特別節目,能掩飾空氣中的尷尬。
我不想聲援父親。就當是對他一輩子嚴肅寡言,年過八十才學會表達感情的小小懲罰。我也不忍數落母親,荒廢經營將近半個世紀的感情,要她如何輕聲細語回應。
愛,像一件忘在箱底的衣服,失色走樣,挖出來時才記起當年喜歡到捨不得脫下。
第一次聽到I love you時,車子正行經連接奧克蘭與舊金山的海灣大橋(Bay Bridge),夕陽傾洩在舊金山的玻璃幃幕大樓,亮得讓人睜不開眼睛。我半瞇著眼,在過去的經驗裡尋找回應的方式,才發現母語的我愛你這三個字有多陌生。沒聽過我的父母對彼此說過,也不記得父母曾經對我說過,至於過去的情人們,不是喝酒壯膽後,囫圇吐出的一團聲音,就是認為這種表達肉麻勝過真心。愛,一個八、九歲就會寫會唸的字,從來不曾運用在生活語彙,躲躲藏藏,在對話裡缺席了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我的感情早已習慣沉默。搖下車窗,初夏的舊金山空氣,讓我想起馬克吐溫說過的一句話「The coldest winter I ever saw was the summer I spent in San Francisco.」*。就跟重新適應天氣一樣,我在一個什麼都陌生的環境裡,重新聽愛、學愛、說愛。
跟公婆初次見面是聖誕節。才進家們,從未謀面的婆婆早已站在門邊等著擁抱我。年輕時差點進入大聯盟職棒的公公隨後送上一記結實的熊抱,笑著要我多吃一點。然後是先生的小弟,身高超過六呎,傾身半蹲,體貼把我擁進懷裡。他們不是用一桌豐盛的菜餚,而是用熱情的雙臂和溫暖的身體迎接我。晚上就寢前,擁抱成了睡前運動,五個人輪番交叉,在I love you聲中互道晚安。接下來一個星期,每天一輪早抱,一輪晚抱。有時候先生的弟弟興起,還會跟公婆來個群抱(group hug)。假期結束的回程路上,他問我對他家人的感覺,我戲稱自己喝了一個星期的love shots,早已醉得暈頭轉向。
你們不擁抱?他問。
我搖搖頭,給他一個「怎麼可能」的表情。
自從不需要父親的手才能過馬路,不需要鑽進母親的懷裡撒嬌起,我們的身體成了孤島,只會彼此遙望。
那你們怎麼表達愛?他再問。
我告訴他這個故事。
小時候長得圓滾滾的,走路一個重心不穩就前撲後倒。父親看我跌倒,總是急急忙忙趕過來,不是問我有沒有摔疼,而是扣起指關節,狠狠賞我一個五斤枷(台語要唸ㄍㄟˊ),再兇一句「增麼高的!」(江浙腔的怎麼搞的),責備我的不小心。有時候沒摔疼,倒是那一記五斤枷敲得人頭皮發麻,哇的一聲,哭出滿腹委屈。
跌倒已經很可憐了,為什麼要打妳?他問。
因為他捨不得我受傷,所以藉由懲罰要我記住下次小心。
妳是說…他打妳是因為愛妳?
我點點頭。看著那雙困惑的棕色眼睛和兩道越靠越近越糾結的濃眉。我如何期待一個在擁抱與被擁抱中長大的外國人了解這種完全相反的邏輯。
那妳做錯事時的懲罰是什麼?他追問。
跟我跌倒時差不多。
那妳怎麼分辨什麼時候是愛什麼時候是懲罰?他再問。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分辨不出來。
它有時候是扯開嗓門的訓斥,有時候是斜眼怒視,有時候是重重落在手心的兩大板,有時候又隨著失望的嘆息,沉重得讓人無法呼吸。父親的愛,隱身在層層面具之後,久了,我以為懲罰責罵苛求是它的唯一表情。
其實還有一種愛不需要醜著一張臉或揪著一顆心,它是出門前的擁抱,電話裡的問候,是早安是晚安是想說就說﹔它像生菜的沙拉醬或黒咖啡的丹麥捲,讓平淡與苦澀不會那麼難耐,它是生活的暫停標誌,讓忙碌健忘的現代人有機會停下腳步,珍惜彼此的存在。我在世界的另一邊,遇見那個身影輕盈的愛。
我決定帶它回家。
儘管每年探視父母兩次,每次搭車前往機場時,他們總是一個幫我推行李箱,一個幫我提電腦,堅持走一小段路,默默送我上車。今年我打算在離開前最後一刻給他們一個擁抱。除了事前在心裡反覆排演,上高中的姪女和她家的黃金獵犬也成了我的練習對象。出發當天,行李塞進後車廂,再見跟好好照顧自己不知道說了多少回,我看著站在車門邊、頭髮花白的爸媽,一股想擁抱他們的衝動全擠在胸口,卻像封閉的迴路,怎麼竄也到不了雙臂。天下著毛毛細語,「好了好了快上車」,我在母親的催促下,只能垂著頭,拍拍他們的肩膀道別。
我們依舊是三座孤島,各自守著洶湧的暗潮。
推著行李推車走進舊金山國際機場的入境大廳,那個熟悉的身影早已坐在老地方。不遠處等我的是一個緊緊的擁抱。在母語面前失聲癱瘓的愛,隨著我的腳步,在第二語言裡慢慢回魂。我不知道該高興還是沮喪。
*這句話是否出自馬克吐溫其實有爭議。美國公共電視曾經追蹤報導,結論是馬克吐溫沒說過這句話。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似乎跟定了馬克吐溫。
◎這是常在我網誌中出現,遠渡重洋嫁給老美的小姨子寫的一篇好文章,分享給大家。
作者:Yaoyao Wei
也許是因為年紀越來越大,也許是因為平日子女不在身邊,每次回台灣陪父母過年,如何處理後事是母親必聊的話題。住在鄉下,死亡仍以守舊的方式進行。請師公引渡亡靈,代客哭喪的孝女白瓊,坐在發財車上沿街放送悲傷。中式鑼鼓陣,西式鼓號樂隊,一群穿著俗艷制服的男女吹吹打打,為亡靈開道。尾隨在後的是披麻帶孝的家屬,捧著黑色相框中的死者遊街道別,儼然是入土前最後一場變調的嘉年華。
母親每次看到行經門前的隊伍,總會這麼說:「千拜託萬拜託,哪天我死了,絕對不可以把我弄成這樣。」近幾年,她化被動為主動,提前為將來沒有心跳與呼吸的軀殼決定回歸的方式。一開始說要火葬,然後把骨灰撒在她跟父親每天早上健行運動的獅頭山。沒多久又改口說要樹葬,每年的忌日,我們就去幫她澆澆水,跟她說說話。去年過年她再度改變心意,說是看了一篇報導才知道很多醫學院畢業的學生連插管都不會,因為沒有實體(或者該說屍體)可以練習,所以她決定將遺體捐給慈濟大學醫學系,當作醫學院學生的大體老師。
吃完年夜飯,這個話題的熱度顯然還沒退去,她很認真對我說:「妳幫我上網查査,要辦哪些手續才能捐贈遺體。記住,這件事一定要照我的意思做。」忽然她好像想起什麼似的,轉頭對坐在身旁、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有的父親說:「你覺得這樣好嗎?」一向不善表達的父親出乎意料用帶著江浙腔的台語說:「我會嘸甘哪。」母親想都沒想,一句台語「你臭屁!」頂了回去。我拿起遙控器調高電視音量,希望無聊搞笑的農曆春節特別節目,能掩飾空氣中的尷尬。
我不想聲援父親。就當是對他一輩子嚴肅寡言,年過八十才學會表達感情的小小懲罰。我也不忍數落母親,荒廢經營將近半個世紀的感情,要她如何輕聲細語回應。
愛,像一件忘在箱底的衣服,失色走樣,挖出來時才記起當年喜歡到捨不得脫下。
第一次聽到I love you時,車子正行經連接奧克蘭與舊金山的海灣大橋(Bay Bridge),夕陽傾洩在舊金山的玻璃幃幕大樓,亮得讓人睜不開眼睛。我半瞇著眼,在過去的經驗裡尋找回應的方式,才發現母語的我愛你這三個字有多陌生。沒聽過我的父母對彼此說過,也不記得父母曾經對我說過,至於過去的情人們,不是喝酒壯膽後,囫圇吐出的一團聲音,就是認為這種表達肉麻勝過真心。愛,一個八、九歲就會寫會唸的字,從來不曾運用在生活語彙,躲躲藏藏,在對話裡缺席了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我的感情早已習慣沉默。搖下車窗,初夏的舊金山空氣,讓我想起馬克吐溫說過的一句話「The coldest winter I ever saw was the summer I spent in San Francisco.」*。就跟重新適應天氣一樣,我在一個什麼都陌生的環境裡,重新聽愛、學愛、說愛。
跟公婆初次見面是聖誕節。才進家們,從未謀面的婆婆早已站在門邊等著擁抱我。年輕時差點進入大聯盟職棒的公公隨後送上一記結實的熊抱,笑著要我多吃一點。然後是先生的小弟,身高超過六呎,傾身半蹲,體貼把我擁進懷裡。他們不是用一桌豐盛的菜餚,而是用熱情的雙臂和溫暖的身體迎接我。晚上就寢前,擁抱成了睡前運動,五個人輪番交叉,在I love you聲中互道晚安。接下來一個星期,每天一輪早抱,一輪晚抱。有時候先生的弟弟興起,還會跟公婆來個群抱(group hug)。假期結束的回程路上,他問我對他家人的感覺,我戲稱自己喝了一個星期的love shots,早已醉得暈頭轉向。
你們不擁抱?他問。
我搖搖頭,給他一個「怎麼可能」的表情。
自從不需要父親的手才能過馬路,不需要鑽進母親的懷裡撒嬌起,我們的身體成了孤島,只會彼此遙望。
那你們怎麼表達愛?他再問。
我告訴他這個故事。
小時候長得圓滾滾的,走路一個重心不穩就前撲後倒。父親看我跌倒,總是急急忙忙趕過來,不是問我有沒有摔疼,而是扣起指關節,狠狠賞我一個五斤枷(台語要唸ㄍㄟˊ),再兇一句「增麼高的!」(江浙腔的怎麼搞的),責備我的不小心。有時候沒摔疼,倒是那一記五斤枷敲得人頭皮發麻,哇的一聲,哭出滿腹委屈。
跌倒已經很可憐了,為什麼要打妳?他問。
因為他捨不得我受傷,所以藉由懲罰要我記住下次小心。
妳是說…他打妳是因為愛妳?
我點點頭。看著那雙困惑的棕色眼睛和兩道越靠越近越糾結的濃眉。我如何期待一個在擁抱與被擁抱中長大的外國人了解這種完全相反的邏輯。
那妳做錯事時的懲罰是什麼?他追問。
跟我跌倒時差不多。
那妳怎麼分辨什麼時候是愛什麼時候是懲罰?他再問。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分辨不出來。
它有時候是扯開嗓門的訓斥,有時候是斜眼怒視,有時候是重重落在手心的兩大板,有時候又隨著失望的嘆息,沉重得讓人無法呼吸。父親的愛,隱身在層層面具之後,久了,我以為懲罰責罵苛求是它的唯一表情。
其實還有一種愛不需要醜著一張臉或揪著一顆心,它是出門前的擁抱,電話裡的問候,是早安是晚安是想說就說﹔它像生菜的沙拉醬或黒咖啡的丹麥捲,讓平淡與苦澀不會那麼難耐,它是生活的暫停標誌,讓忙碌健忘的現代人有機會停下腳步,珍惜彼此的存在。我在世界的另一邊,遇見那個身影輕盈的愛。
我決定帶它回家。
儘管每年探視父母兩次,每次搭車前往機場時,他們總是一個幫我推行李箱,一個幫我提電腦,堅持走一小段路,默默送我上車。今年我打算在離開前最後一刻給他們一個擁抱。除了事前在心裡反覆排演,上高中的姪女和她家的黃金獵犬也成了我的練習對象。出發當天,行李塞進後車廂,再見跟好好照顧自己不知道說了多少回,我看著站在車門邊、頭髮花白的爸媽,一股想擁抱他們的衝動全擠在胸口,卻像封閉的迴路,怎麼竄也到不了雙臂。天下著毛毛細語,「好了好了快上車」,我在母親的催促下,只能垂著頭,拍拍他們的肩膀道別。
我們依舊是三座孤島,各自守著洶湧的暗潮。
推著行李推車走進舊金山國際機場的入境大廳,那個熟悉的身影早已坐在老地方。不遠處等我的是一個緊緊的擁抱。在母語面前失聲癱瘓的愛,隨著我的腳步,在第二語言裡慢慢回魂。我不知道該高興還是沮喪。
*這句話是否出自馬克吐溫其實有爭議。美國公共電視曾經追蹤報導,結論是馬克吐溫沒說過這句話。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似乎跟定了馬克吐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