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可口可樂把:「讚!」,帶到真實的人生


身為現代人,看到上圖的大姆指都知道,這是在網路世界代表你喜歡某個內容的意思,那在現實生活遇見喜歡的事物時,要如何表達呢? 可口可樂提出了一種可能!

她當然不是送你一件說讚的T恤那樣簡單,而是在以色列的Coca Cola Village開發了一個設備,讓所有入園的人都能對園區的每一樣遊樂設置,說讚!


Coca Cola Village可口可樂樂園只在夏天針對年輕人開放,園內有泳池、SPA、網路等年輕人享樂的設施,在入園的時候,主辦單位會發給每個人一個像手錶一樣,但內建有個人資料晶片的腕帶,另外在每個遊樂設施旁都設了一台機器,如果我覺得這個設施真棒,只要將腕帶像過捷運一樣輕輕的碰一下,這台機器就會自動幫我發送一則「米卡說Coca Cola Village的泳池真讚」的訊息到我的facebook上,我的朋友自然就知道我正在happy的行蹤,同時順便幫Coke做了一個免費的社交廣告。



▲腕帶內有一個記錄個人資料,跟悠遊卡一樣的RFID晶片



▲喜歡某個設施,用腕帶感應就行



▲在每個設施旁都設有RFID的接收器



▲拍照,用腕帶對著圖中像手機的機器感應,也能自動設人物標籤tag

請看影片

把說「讚!」帶到真實人生的關鍵就在RFID腕帶、RFID接收器,以及後台自動發送訊息的程式,以上技術不難克服,難的是「你願意把facebook帳號/密碼事先設好,並同意自動傳送訊息」的這件事。同理,如果能克服消費者隱私權的疑慮,就會讓意見喜好的表達由虛擬網路延伸到現實生活,對於行銷而言這將會是一大改變! 你去劍湖山世界,對高空摩天輪說讚;看完威秀影城的全面啟動,散場時拿著iShow卡刷一下說讚;到誠品書店買一本書、到陶板屋吃頓飯、Polo買件衣服、燦坤買台相機…通通可以說讚! 只是,要讓消費者願意敞開胸襟"無私的"讓你利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Coke能,是因為「你受邀參加由coke辦的派對」要取得同意不難;給予額外的利益,則是另一個讓你甘願被利用的誘因,Tasty D-Lite是這樣做的:
  • Tasty D-Lite是紐約一家知名的連鎖冰品店,將她的會員卡tasty treatcard與 twitter以及foursquare合作,只要你持Tasty會員卡來店消費,一旦消費過卡後,就會自動在你的twitter上發出一則「我剛在 Tasty D-Lite獲得了5個消費點數」的訊息,或在你的foursquare上check in,你同意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會得到額外的點數」,加快你集點兌換獎品的速度。
如果「受邀參加」與「額外利益」兩個方法合用呢? 障礙是不是會更低!新的遊樂設施、新片首映會、新書、新歌發表會、新品上市...,不需要等參加的消費者回家上網發表感言,在活動現場就可以自動幫你發出一則則比電視廣告還有效的免費廣告。 老話一句,隱私與利益的拉鋸,會是主宰社交廣告能不能引爆的關鍵。 延伸閱讀:臉書廣告效益

留言

  1. 米卡兄不知是否有看到Likify這個服務?
    http://www.likify.net/

    文中提到對實體商品說「讚」可透過QR-code達成,前提是要用Smartphone去掃描~

    回覆刪除
  2. 知道,我還試做過一個,我的粉絲專頁-米卡的行銷Hub的QR Code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

「自曝其短是個好生意」這句話要能成立,有一個很關鍵的核心概念,那就是「你的產品不適合所有人」,聽起來像廢話,卻是許多行銷人忽略或是不願面對的事實。這句話反過來說「只有一部分人對你的產品感興趣」,應該就更能體會。  就像你賣檸檬,明明酸得要死,有客人問你「這檸檬會不會很酸?」,又例如被嫌:車子很小、便當吃不飽、東西很貴...,你會回答一個討好客人的答案,避開普遍認知的“缺點”,以為半夜吹口哨就可以壯膽,矇混過關,天下哪有那麼簡單的事。面對這樣的處境,你怎麼辦? 

演算法告訴你,旅遊不需要花大錢,就能看到一樣的風景

想像一下,如果你住台北,起心動念想要出國旅遊,最近才在網路上搜尋日本京都。然後就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則針對你需求的動態廣告影片,一邊是京都的西本願寺;一邊是台北的西本願寺(沒錯,在西門町就有一個日治時代的西本願寺),上面寫著「搭飛機到京都 台幣9000元;搭捷運只要台幣25元」,看到這兒,你會不會有一點動心? 「如果搭火車旅遊,體驗同樣美景只需台幣660元,為什麼要花冤枉錢搭飛機?」。這就是《 德國鐵路 Deutsche Bahn 》推廣「搭火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核心概念。 概念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要產生說服力而且讓消費者行動,可就需要功力了。因為如果你以為只用傳統的行銷模式,拍一支美美的旅遊廣告、堆砌華麗的辭藻,然後片尾打上「在德國就能環遊世界」的slogan,在電視上強力放送就能讓消費者沒有抵抗力的跟著你走,從出國旅遊改成留在國內,停留在這種層次的溝通,其結果恐怕感動不了幾個人。 有時候不是你不想留在國內玩,只是你忘了在地的美好

只會討好消費者還不夠,現在開始,做個有態度的品牌

看到標題你可能會有疑問「品牌又不是人,怎麼會有“態度”?」。要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你認識在網路上賣 家電團購的486 嗎?在2019年九月,他在臉書粉絲頁上Po了一則貼文(如下圖),大意是:  有人攻擊他賣韓貨又炫富,他不但不道歉、示弱、求原諒,反而火力全開地反擊說「你們這群白癡弱智,我不只賣韓貨,還賣美、德、日、台、中國貨,不爽喔?我什麼都賣就是不賣台灣不賣良心」。然後,再繼續加碼「我還不止沛納海、勞力士,搭飛機都搭商務艙,你們搭過嗎?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