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會隨身帶著會員卡,但你不會忘記帶手機。
這個月開始你只要走進美國的Best Buy商店,什麼事也不用做,就可以賺台幣9元! 而且店家立刻就知道「米卡正在我們的店裡,Shopping」。想要擁有這麼好康的事,只要「有一支iPhone手機以及免費的《Shopkick》應用程式」就行。
如果你是一個B2C、透過實體通路提供商品或服務給消費者的產業,不論是通路商或是品牌主,除了看看foursquare/facebook places在玩什麼把戲之外,更應該關注這件事的發展。
當facebook宣佈提供Places功能,加入先行者foursquare地理定位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 簡稱LBS)行列的同時,一個更針對商業應用開發的軟體Shopkick也在這個月誕生了。
去年3月foursquare才在北美開始啟用,她結合手機+地圖+GPS+社交+遊戲+獎勵的模式,開啟對未來服務業新的想像。例如顧客忠誠計劃、或是與星巴克、Diesel、Tasty D-Lite等零售品牌合作,甚至連《HBO》、《The New York Times》、電影《情人節快樂》、《哈佛大學》都來參一腳!(上列都是我寫過的網誌)
而Shopkick之所以比foursquare更值得行銷人關注的原因在於,她改善了幾個過去社交型LBS在商業應用上的關鍵缺失-
1.如何讓消費者養成進到商店就拿起手機簽到的習慣。
2.如何判定消費者的確進到店裡,否則獎勵就變成浪費。
3.一簽到就曝露自己的行蹤,隱私如何克服。
Shopkick的特點如下:
1.自動check in
只要你手機開著,Shopkick開著,什麼動作都不必做,你一旦走進店裡就會自動簽到check in。她不用GPS也不用Wifi,而是靠著裝在入口處一個會發射你聽不見的音波的裝置,你手機的麥克風會感應而完成簽到的動作。簽到的同時,也確認了你人真的在店裡(因為音波感應有距離的限制)。某種程度簡化了Check in 的程序。(解決了問題一)
2.確實到店
獎勵是為了給真的來店的客人,而foursquare這類的LBS靠的是有誤差的GPS來定位,也就是你只要在一個定點,方圓100公尺左右的店家,即使你沒有走進去通通可以check in,有"技巧性"的犯規賺到獎勵,而且進到室內後GPS就發揮不了作用,如果改用手機信號來定位,那誤差就更大了。Shopkick則克服了這個問題,你不走進店裡是賺不到獎勵的,而且不只在入口處,針對特定的促銷區域,還可以再給一個特別的獎勵,例:中元節的食品展售區、廠商週陳列區、新品陳列區,走過去又可以賺一次。(解決了問題二)
3.獎金變現金
Shopkick的獎勵,除了不同的店家、行為,會賺得不同的虛擬點數kickbuck貨幣之外,這些kickbucks都可以變成實質的獎金。例:點閱資訊可賺2點、走進店裡可賺75點、掃瞄指定的商品條碼賺30點、每25點kickbucks可以換成臉書的虛擬貨幣、500點以上可以換Best Buy 2/5/10/20美元不等的禮券、2600點可以換慾望城市DVD、還可以捐給各式各樣的慈善機構…。(以Best Buy禮券的價值推算,每走進一家店就可以賺約9元台幣)。
4.結合POS系統
以Best Buy為例,只要跟收銀員告知手機號碼,你所賺得的kickbucks就可以直接在收銀台換成你要的禮券等贈品,並且會在你的收據上顯示出來。
5.針對特定行為加碼送
當你進到店裡,系統會傳給你進一步的獎勵行為指示,例:掃瞄剛上市的咖啡飲料條碼,你走到飲料區,找到指定的商品,用iPhone的鏡頭對著飲料條碼,就可以賺到獎勵。
6.更具體的一對一行銷
由於系統可以立刻透過手機辨識「是誰進到店裡」(根據你事前在shopkick註冊的資訊),結合Best Buy POS系統裡的消費記錄後,讓一對一行銷的運用更靈活,可以針對你過去的消費行為提供更適合你的促銷商品,用手機上推播的功能,當你進到店裡,系統判讀分析後送出最能吸引你的促銷誘因。這一點將會改變通路商與品牌間辦促銷活動的遊戲規則,品牌可能可以更精準的知道你的促銷利益,真的給到真正需要被刺激購買的消費者,更進一步還可以因不同的消費者而給予不同的促銷價格。(最後這一段敘述是我對未來的期望,shopkick目前還做不到這一點)。
社交型LBS希望你多多到店家check in的目的,除了為了賺取獎勵的商業行為之外,就是要讓你的親朋好友知道,在地圖上秀出你去了那些地方,甚至不是你的朋友也能看得到,大家來廣結善緣,分享資訊,這個讓大家廣為使用的特點卻也是引發隱私爭議最大的問題。同樣是隱私的議題,讓不知名的朋友知道你的行蹤是一回事,讓店家知道你到店裡來消費又是另外一回事,因為到店裡消費,想要享受優惠就必須讓店家知道你是誰,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你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Shopkick不對外公開你的行蹤,只讓店家知道,正解決了社交型LBS的第三個問題。
而且Shopkick會因應狀況改變同一家店每次所賺得的kickbuck,例:為了鼓勵離峰時間的週三來店,獎勵會提高;尖峰時間的週末假日來店,獎勵則較少。另外為了避免消費者取巧不斷重覆進出店門,賺取不當利益,shopkick在一個時段內會限制同一家店或同一連鎖系統chick in 的次數,連同樣品項的條碼都有次數的限制。
可以說Shopkick完全是為了商業而開發的,跟社交型LBS有明顯的區隔。
在現今資訊龐雜的社會,不管你是用傳統的電視廣告或是網路行銷、臉書或是朋友口碑的推薦,產品成不成交的決戰點,還是在"最後一哩"的產品貨架上。如何讓消費者願意走出家門,不是走進大潤發而是家樂福,不是拿A產品而是我的產品,是通路與品牌、行銷與業務通力合作想要達成的目標,shopkick讓這個目標更進了一步。
Best Buy願意投資讓消費者只是走進店裡就能賺9元的道理,就像7-11要做一大堆代收、影印、快遞,不是便利商店的核心業務,卻是增加來店機會的服務一樣,而品牌願意花錢讓消費者來掃瞄條碼,想的就是「從消費者點閱網路廣告的花費,轉換成消費者走進店裡,拿起產品來瞧瞧才付錢」來得更接近成交的實際!
從行銷的角度,我想未來的發展趨勢,很可能變成社交型與商業型的LBS兩者並用,辦活動搞創意,需要口耳相傳,就用社交型LBS;業務促銷活動,則用商業型LBS,這會不會發生? 就等著某個品牌為我們示範如何整合運用嘍,大夥且靜觀其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