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ent 流程簡單明瞭。 2.某領域專業人士取代專業Model。 3.提供非核心服務之生活形態資訊。 4.低調不浮誇的產品推廣。 以上是我在最近混亂會議狀態,某空檔神遊時寫下的筆記。我就不鋪鯁直接切入主題了。Gap最近在臉書上推出一個新的活動《 Want 》,她說「你喜歡這個影片,只要按讚,Gap就捐出一美元給慈善團體」。類似這樣的活動方式,比比皆是,流程設計簡單明瞭的,這也不是獨一無二,之所以值得大書特書,是因為有感於台灣品牌在活動執行時,擔心產品訊息揭露不足的恐慌,到了偏執的地步。 這些偏執包括: 活動一定要直接與產品有關。(重點在直接) 產品訊息要鉅細靡遺無處不在。 活動一定要有遊戲,而且遊戲的內容文字,一定要直白的扯到產品訴求。 你說,辦活動不就是為了讓廣大的消費者瞭解產品嗎? 當然要儘可能的把話說清楚啊,話是沒錯,但問題是這樣的做法到底是為了讓品牌安心? 還是網友喜歡這樣的溝通方式? 我們來看看Gap是怎麼做的: